庄河疫情防控:有这样一群人
来源: 发布于:2020-03-15 责任编辑:孙 雨萌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果断放弃安全舒适的环境,奔波于农村基层疫情防控第一线,有力保障了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他们,就是奉献基层、百姓点赞的第一书记! 一 张立梅,大连棒棰岛宾馆人力资源总监,庄河市青堆镇大朱村第一书记。她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听到要开展疫情防控的消息,张立梅毅然决定停止休假回村上班。丈夫不放心让她坐高铁,于是开车二百多公里把她从大连送到了镇上。防控期间,村里一位老人过世,为了防止人群聚集,她马上与家属取得联系,经过耐心沟通,最终做通了思想工作,家属决定丧事简办。在整个葬礼过程中,张立梅全程协助家属做好防疫工作,在出殡人员明细、行走路线规划等所有细节上一一把关,防止出现疫情传播的可能。出殡当天一大早,她和包村干部一起到仪式现场组织场地消毒、人员登记、口罩发放等事宜,直到仪式结束才离开。 张立梅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不忘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头捡拾、清理节后垃圾。“不敢相信,大连派来的女干部带头下到河沟里捡垃圾,我们这些老党员谁还好意思不去捡?”一位党员在谈到防控期间村里第一次集体收拾环境卫生时说,“张书记有魄力,敢碰硬,对老党员照顾很到位,我们都愿意跟她干。” 二 1月23日,农历腊月廿九。李天忠顶着隆冬的寒风,驱车赶往村委会。李天忠是庄河市朱隈水库灌区管理局渠道管理员,派驻光明山镇光明山村第一书记。他已与村总支部书记牟德键商议好,要连夜召开村两委干部及村民组长会议,研究布置疫情防控工作。 从大年初一开始,李天忠就和村干部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虽然得了感冒,他仍坚持在天寒地冻中到处奔走:组织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散小卖部聚集人群、入户排查湖北来庄人员、给草莓收购点和各屯小卖店消毒……光明山村到处都留下了李天忠的身影。 他带领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动员广大党员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他与村上的干部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做好重点人员隔离监测工作,及时收集整理、按时报送疫情信息,积极宣传发动群众群防群治、互相监督,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 宋书新,庄河市市场监管服务中心市场监督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大郑镇银窝村第一书记。 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动要求参加志愿者服务队,给居民提供帮助,给同事送药。工作中,他加大对居民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对开门营业的8家超市、商店进行防控宣传,要求业户必须佩戴口罩并与顾客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他还每天上下午两次定时开启疫情举报箱收集信件,及时反馈群众的诉求。废弃口罩回收是个既累又有风险的工作,宋书新主动承包了这个工作,坚持对废弃口罩收纳箱内的口罩进行及时处理。“用心、用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是我守护百姓的职责,更是我作为第一书记的职责!”宋书新如是说。 除了做好村里的防控工作,宋书新还协助镇卫生助理和市场局大郑分局的监督员等,对大郑镇辖区内14家超市、餐饮单位,8家药房、诊所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以及医疗防护用品明码标价。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他不忘向业户宣传疫情防控的知识,得到广大业户一致好评。 四 “乡亲们,没有事儿,你们都别怕,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过了这个春节,还有无数个春节等着我们呢,你们坚持住了咱村就都坚持住了,咱们都坚持住了,咱全国就赢了,相信国家,就像相信你们自己一样……”,这是步云山乡人民政府经管站长、长巨村第一书记陈家杰在防疫工作中安抚村民时说的话,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句句说到村民的心坎上。 “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难、解百家忧”,这是陈家杰的群众工作理念。她回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村干部一起研究疫情防控对策和计划。她带领村民组长走屯入户,为每户群众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缓解村民的恐慌情绪,同时教育引导村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为低保户分发口罩、消毒用品及生活必需品,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作为一名女村官,她不怕苦不怕累。组织对村里的超市、饭店等个体商户进行排查,第一时间下发告知书,有效杜绝了聚会喝酒等人员聚集现象;积极联系购买消毒液,安排防疫员对商铺、庭院、旱厕、垃圾堆等地进行统一消毒,同时督促保洁员及时清运生活垃圾,为全村的防疫工作提供了环境卫生保障;带领村民将村屯的路口全部设置卡点儿,对来往通行车辆和人员做好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切实做到“一车一人一登记”,守好入村第一道防线。 面对形势严峻的疫情,陈家杰冲锋在前,投身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用一个个暖心举动感动着每一位村民,为全村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牢了一道又一道防线。 五 “父老乡亲们,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疫情正处于吃劲阶段,所以我们大家决不能有丝毫松懈,还请大家不要出门,在家常通风,勤洗手。”走近光明山镇北关村,远远就能听到大喇叭在循环地进行疫情防控宣传。 北关村13个自然屯,890户居民,方圆22.94平方公里,住户比较分散。村民组长传达信息或是发放宣传单,屯子大的要跑上一小天。为了能让全村老百姓及时了解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村第一书记梁海波心里想,要是每个屯有个大喇叭,那不就方便了吗!大喇叭不但能宣传疫情防控信息和知识,防火防汛期间也能派上用场。他立即向自己的派出单位大连装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援助,集团公司领导二话没说捐赠三万多元,为13个屯都装上大喇叭,同时为北关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捐赠防护口罩1000只,解决了村里防护口罩紧缺的问题。 虽然外面的天气是冷的,但是村民的心却是暖烘烘的。村总支书记姜文忠说:“村里有很多老年人,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疫情信息,用大喇叭广播能让他们在家知道防控知识。并且覆盖面广、传达信息快。屯屯能安上大喇叭,要感谢梁书记!”村民王德元大爷说:“我们老俩口七十多岁了,在家隔离,外面什么也不知道,现在大喇叭一响,每天都广播怎样防病毒,我心里有底了,也亮堂多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喇叭声声传真情!梁海波行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心里时刻想着百姓、念着百姓、为着百姓。 六 她,是一位从三尺讲台到农村一线的第一书记。正月初四,接到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通知后,胳膊摔伤仍未痊愈的她不顾伤痛,立即驱车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她带领村民组长走屯入户对有无武汉接触史、身体有无发热等进行地毯式摸底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指导村民做好个人防护。村里中公共场所比较多,这是她的“心头病”。她每天都带领工作人员对这些场所进行巡逻,对聚集的村民进行劝散,指导村民做好消毒工作。她号召村里妇女发挥“半边天”作用,管好家人不串门、不聚餐,守好小家,保全大家。 疫情防控期间,村里设立了3个交通卡点,她不顾胳膊伤痛又冲在了最前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微笑和耐心劝退每一位外来人员。 连续工作导致她胳膊的伤口多次裂开,每次她都忍着伤痛继续工作。家人劝她休息,女儿甚至几次偷偷的把她的车钥匙藏起来,但是每次她都会说:“我真的没事,我自己注意点,让我上班吧!”。 在学校,她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信念,拿着书本站在讲台教书育人;在基层一线,她用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就是庄河市城关街道海洋小学大队辅导员、吴炉镇榆树房村第一书记曲宝红。 (七) 疫情发生后,大连水务集团三道沟净水分公司组织委员、城山镇金房村第一书记金净晶连夜赶回工作岗位,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带领村里工作人员逐户排查武汉和湖北返乡人员,安排用村大喇叭、LED屏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指导群众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当金净晶得知村里一名武汉返乡人员需转移到庄河市内进行集中隔离观察,但该村民有抵触情绪,极不配合时,他不顾风险,马上赶到村民家中做其思想工作。凭着长期的群众工作经验,通过简单的交谈,金净晶很快就发现这名村民之所以不配合是因为对集中隔离期间的自身安全存在顾虑。金书记立即抓住“要害”,详细的给其解释隔离观察是怎么进行的,隔离场所是怎么消毒的,被隔离人员的生活是怎么保障的。 每句话都说到了这位村民的心坎里,循序渐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和担心,最终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金书记还把自己的口罩分给这名村民的家属,并认真做好其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工作。